潜江以创新引擎驱动龙虾产业千亿征途
潜江新闻网讯(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)中国小龙虾之乡,潜江驱动千亿亦是创新产业绿色创新之城。
这里,引擎一只虾链动水乡沃野脉搏,龙虾承载产业生生不息的征途活力;
这里,品牌与创新汇流,潜江驱动千亿现代农业彰显潜江独有篇章。创新产业
智慧农业:虾塘里的引擎“数字革命”
在如诗如画的水乡田园,小龙虾养殖基地星罗棋布。龙虾曾经,征途养殖靠经验“看天收”;如今,潜江驱动千亿科技让一切变得精准而智能。创新产业
近日,引擎走进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,龙虾科技感扑面而来:
精养池里,征途智能监测设备随处可见,水温、pH值、溶氧量等数据可随时捕捉,轻触屏幕即可远程调控。
“虾菜共生”生态大棚里,水稻与水生植物构建立体种养体系,实现“一田双收”。
工厂化养殖车间内,标准化“独栋虾舍”配备四季恒温系统,让小龙虾突破季节限制,全年保持最佳生长状态。
为了打破小龙虾的季节限制,近年来,该院联合7家科研院所和高校,重点攻关“四季有虾”技术,创新研发出池塘精养、温棚土池养虾、工厂化养虾、稻田养虾等多种模式,升级“虾+稻+N”立体共作模式。
去年12月,一场冬捕仪式向世界宣告:潜江在全国率先攻克“四季有虾”技术,彻底打破小龙虾季节性供应的桎梏。
这意味着,养殖户可在冬季和早春市场价最高时期卖虾、卖好虾,实现“四季丰收”,为产业筑牢可持续根基。
养殖户关财章捧着红彤彤的虾笼笑言:“过去靠天吃饭,现在靠科技‘抢’市场。”
数据是最好的见证:目前,潜江“四季有虾”池塘精养模式推广2.3万亩,累计上市冬虾2.4万吨,实现产值21.9亿元。仅今年一季度总产量就达2.56万吨,同比增长9%,增速位居全省第一。
加工智造:产业链的“科技魔法”
当小龙虾带着水乡的清新来到加工车间,一场科技与品质的邂逅就此展开。
新柳伍集团加工车间内,智能化生产线令人眼前一亮。自动分拣机通过光电感应,能在短时间内精准区分龙虾的大小、品质,实现快速分拣;智能烹饪设备则可根据设定的程序,精准控制调料配比和烹饪时间,保证每一份龙虾产品的口味统一。
“一款单冻虾尾,一年卖8亿元!”新柳伍集团董事长助理陈清揭秘其中的科技含量。
更值得称赞的是零下196℃液氮速冻锁鲜技术。处理过的虾尾解冻后,口感和营养与鲜活小龙虾几乎没有差别,还原度能达到97%以上。
创新,永不止步。今年,新柳伍集团推出“吮指虾尾”休闲零食,更将小龙虾变成便携的“口袋美味”。
从餐桌到实验室,小龙虾的“七十二变”令人惊叹:60多款产品组成的“虾家军”覆盖全国80%餐桌,远销30余国。
曾经的虾壳废弃物经科技赋能,摇身一变,成为壳聚糖保健品、医美原料,产值突破5亿元,实现“边角料变黄金”的逆袭。
“吃干榨净”一只虾。在华山水产,虾壳经粉碎、干燥、磨粉、萃取、提纯等一系列工序,变成可直接口服的白色胶囊。该公司负责人介绍,像这种高浓缩的保健胶囊,公司每年可生产50亿粒。
新柳伍集团也不甘落后,他们将虾头虾壳转化为虾粉、虾油等产品。该公司去年产值17.5亿元,今年的目标是20亿元。
如今,全市48家规上企业,年加工能力80万吨,年加工产值270亿元。潜江龙虾正以“18小时跑遍600城”的速度,定义“从虾塘到餐桌”的鲜度传奇。
智享生活:从“中国虾谷”到“全网顶流”
火红五月,小龙虾交易中心迎来销售旺季。
电子屏上,实时跳动的数据勾勒出这里的轮廓——全国每10只虾,3只从这儿出发,高峰期一天卖1500吨,年交易额破200亿元,“中国虾谷”名不虚传。
去年2月,潜江小龙虾新供应链平台上线,提供撮合交易、仓储物流、金融贷款等服务。仅一年多时间,已有1067家企业入驻,交易额超131亿元。
改变,来自互联网:区块链像“电子身份证”,每只虾的身世都能查得明明白白;电商平台当“红娘”,让虾农和吃货直接“牵手”;直播镜头前,主播举着虾尾喊一嗓子,千万网友跟着流口水。
线下更热闹:千余家品牌店开遍全国,武汉中央厨房加快建设脚步,“龙虾提货卡”把潜江味道装进钱包,走到哪儿香到哪儿。
从养殖到加工,从交易到消费,潜江用科技当画笔,在水乡沃野画出年产值870亿元的“红色版图”。
产业跃迁:一只虾的“千亿征途”
2025年,潜江龙虾迎来新跨越:“万店同开”活动席卷北京、重庆等城市,新增门店超千家;中高端虾卡进军长三角,128道创新菜品成为餐饮界“流量密码”,超万家企业采用潜江食材,构筑“百城万店”的味觉版图。
“龙虾+文旅”模式更是激活城市活力:生态龙虾城、五七龙虾城等美食街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;小龙虾主题旅游线路、湿地马拉松、电竞嘉年华等“龙虾+文旅”项目,让潜江成为美食与文化的交汇地。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潜江接待游客107.04万人次,旅游收入8.2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1.43%和22.09%,印证了“一只虾带火一座城”的效应。
站在新起点,潜江步履铿锵:以“虾十条”政策为契机,深化四季养殖、探索工厂化模式、攻坚精深加工、完善品质标准,全力打造千亿级龙虾产业集群。这只承载科技与创新的小龙虾,正让“潜江红”成为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的闪亮名片。
红遍天下的,不仅是盘中鲜香,更是科技赋能产业的时代答卷。潜江龙虾,正以千亿之势,跃动出中国农业的未来图景。
(责任编辑:综合)
-
如今各种游戏周边中,珍贵的卡牌一直的是抢手货,随着价格越来越贵,导致各种违法事件频发,日前英国警方宣布,抓获了一名超级宝可梦卡牌大盗,涉案卡牌估值高达25万英镑。·根据BBC的报道,Greater M ...[详细]
-
小小“土特产”,一头连着农民增收,一头连着美好生活。产业振兴,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、稳收入,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。今年以来,各地持续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 ...[详细]
-
7月17日,西筑公司召开数字化系统建设暨数据治理项目启动专题会,安排部署公司数字化系统建设暨数据治理工作。中交集团装备事业部智能制造部总经理、上海振华重工高级数字官赵子健一行五人应邀参加,公司副总经理 ...[详细]
-
筷掌门“面+汤”黄金搭档!非油炸健康面+宇航级冻干汤,攻占高校、引爆终端!
发布者:娜娜 浏览量:762发布时间:2025/7/8 17:35:12 速食赛道迎来革命性升级!当便捷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“营养、健康、美味、体验”的全面追求,筷掌门以开创性 ...[详细]
-
如何在室内装修中融入蒙古风格的元素?要融入蒙古风格的元素,可以选择在室内使用大量的木质家具和装饰品,如蒙古包形状的吊灯、木雕工艺品等。同时可以选用具有蒙古特色的地毯、窗帘等软装饰品,营造出蒙古草原的氛 ...[详细]
-
9月23日,全州脱贫人口增收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,听取有关工作汇报,分析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,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。州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、州国资委党委书记彭洪主持会议并讲话。会议指出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)近期,国家医保局印发《血管介入支架等7类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及医保通用名》,规范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、血管介入支架、血管介入球囊等类别的医用耗材的医保通用名,为后续医保规范管理 ...[详细]
-
六安:智慧充电端口方便绿色出行 编辑:文竹 来源:本网原创 ...[详细]
-
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叶子申)刚刚过去的周末,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潮涌动,万商云集。第十三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(秋季)展览会(以下简称:厦门佛事用品秋季展)、2018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(秋季)博览会 ...[详细]
-
“欢迎来到直播间,哥哥姐姐们!今年最后一批3寸嫩笋尖上架啦!20多根鲜笋才出1斤笋干,错过这波得等明年咯。”在青年主播李福英的镜头里,竹筛上琥珀色的嫩笋干垒成小山,每片不过半掌 ...[详细]